宁河区位于本市东北部,其囊括的七里海重要湿地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组成部分,素有“京津绿肺”“天然氧吧”之称。近日,《天津市宁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宁河区城市核心功能定位为:京津冀“飞地”协同发展示范区、天津市重要湿地生态涵养区。至2035年,“北国江南,湿地水乡”画卷将全面展现,生态环境建设领跑天津市、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全面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宁河。
生态保护与绿色经济转化
共同推进湿地水系保护修复。加强湿地水网资源保护,推进潮白新河、蓟运河等重要水系综合治理,通过水系连通循环、生态补水净化等措施修复水体生态环境。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修复重要湿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决守护“京津绿肺”。提升河流防洪排涝能力,形成上下贯穿、河湖相连、水岸一体的蓝色空间。
融入绿色屏障,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加快“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内生态修复,加强重要结构性绿地与片林建设,以生态建设的方式促进生态保育,构建生态与城乡相互交融的空间格局,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整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三产融合,提升绿色经济的价值链条。围绕七里海湿地,在生态保护红线外打造生态经济圈,推进“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做强未来科技城,形成绿色经济核心载体。依托市域轨道、七里海大道及滨玉线,引导绿色经济资源向周边及蓟运河沿线延伸,拓展新经济增长点。
产业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
通过依托特色产业,推动镇区发展。促进乡村田园产业融合。在天津宁河现代产业区、天津潘庄工业区、天津宁河经济开发区已有食品加工相关项目基础上,升级农牧业以及食品加工产业,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以镇带村,分类推动乡村振兴。中心村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上要考虑服务周边的基层村;基层村要布局传统生活服务点,以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做好村庄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村庄人居环境和乡村风貌提升。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围绕京津合作示范区推进京津“飞地”协同发展。重点以天津宁河现代产业园区、一汽大众华北生产基地对接京津合作示范区(清河农场西区),鼓励京津合作示范区围绕以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制造为主的高端装备和以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为主的生命健康两大产业组团,结合高端现代服务业,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围绕芦台农场开展津冀“飞地”协同发展。以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大北产业园区对接河北省芦台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业、农产品电商物流和农业新装备,建成津冀两地激发新动能、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协同津冀规划编制、联动津冀产业格局和共建公用基础设施等措施,实现“飞地”总体协同发展的格局。
市域轨道串联向外联络通道
坚持空间优化、交通先行。重点提升宁河区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着力增强资源要素的综合承载力。以未来科技城为主节点,依托北京—天津—滨海的京津高科技廊道和滨海—河北唐山的津冀沿海廊道,快速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
贯彻落实“轨道上的京津冀”。争取环渤海城际铁路在宁河城区设站,京滨城际联络线在未来科技城设站,利用环渤海城际铁路、京滨城际联络线、津秦高铁融入区域国家高铁网。以市域轨道串联宁河城区与未来科技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津城核心区、北京市通州区方向的联系,利用津山铁路实现宁河城区与滨城核心区、唐山市之间的联系。
融入区域交通体系。强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增加塘承高速与津宁高速的互通立交,优化京津高速、“长深高速—京津高速”“塘承高速—西中环—京津高速”“滨玉线—塘汉快速路—京津高速”交通组织,提升疏港通道保障能力。增设宁河城区与滨城核心区之间的公交线路,增设未来科技城与津城核心区、空港经济区之间的公交线路。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